网站简介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报告文学 > > 正文

焦宏泽的书法人生

来源:中创文网 作者:侯永刚 时间:2022-04-16

 

竹性不耐杂 志在干青云

——焦宏泽先生的“于体”书法人生

侯永刚

一 

倘若一个人志存高远,那么,他必定是一个纯粹的人,心无旁骛,对于他所热爱而钟情的事业,会穷其毕生心血,为之求索,为之奋斗,为之迷恋,为之呼号;为之喜或乐、痛或苦、甘或甜、酸或辣......在爬涉的路上,也未心生悔意,如信徒一般坚定,向心中的圣殿迈进。焦宏泽就是这样一个人!具体的说,就于右任体书法而言,他便是这样一个人!一个为了“于体”书法,变得纯粹而执着的人,和顶礼膜拜的圣徒无二!

为了于右任,他发出了《我拜于右任》的宣言;为了于右任,他几十年如一日,青灯孤影,墨池弄潮,入碑出帖,渐至化境,终得“髯公”书法之精髓,并发扬光大,形成自己的“于体”风貌,成为全国“于体”书法名家之一:为了于右任,他拿出多年积蓄,并向亲朋好友告借,共筹集资金二百多万元,在自己的故乡镇原县临泾镇祈焦村,建成了占地两千多平方米的于右任书法研究所、焦宏泽书法馆、百米书法长廊、焦国理进士纪念亭等。建于右任书法研究所,大量陈列近代人摹写的“髯公”书法作品,这在西北民间是罕见的!为了于右任,他四处奔走,多方呼吁,传承推广于右任先生书法。他认为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,折射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气节,能极大地鼓舞斗志,催人奋进;“髯公”主张笔笔中锋,以正大气象立极的风格倾向,形象的体现出先生特有的学者风骨。因此,深入挖掘于右任书法艺术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内涵,对当代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提振民族士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焦宏泽常说,基于这些因素,作为“于体”书法的践行者和传承者,自己是幸运者也是受益者,因为“髯公”的书法,只有深入其中,才能感受到那无穷的魅力所带来的精神提振和愉悦!

甘肃镇原县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,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,也是当代中国的书画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。而临泾镇又是镇原县久负盛名的文化艺术重镇。豳风吹拂下的临泾,人民淳朴,古韵犹存,喜耕作,更喜读书。和镇原其他乡镇一样,乡人常以“柜中金银终有尽,书画足可雅家风”为荣,素有“家家有字画,户户挂中堂”的习俗。在如此浓郁的文化养分浸润下,历代名人辈出,各领风骚。东汉末年著有《潜夫论》的著名思想家王符,清末明初的张宸枢,32岁中进士的焦国理,民国中叶张元三、蒋瑞清,后来的邓博五、蒋玉书等等,让这块亦塬亦沟的沧桑大地更具文脉更显艺术气象;至于盛开在这块大地上的民间艺术之花,使得临泾更加绚烂更加多彩。自小在这样一个文化厚重的环境生长,焦宏泽耳融目染、潜移默化,对书法有了一种独有的痴爱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,焦宏泽在家乡周边多所学校任教。在传道授业的同时,为了营造一种适意的书写,增强自身学问修养,他在当时能找到的有限书籍中,除了诵读抄录毛主席的诗文而外,还把王力先生编著的《古代汉语》全四册通读了好几遍,并选择精美篇章书写。

机缘使然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,焦洪泽偶得一本于右任对联书法集,如获至宝。于右任满带碑味的行草书,雄蒙婉丽,冲淡清奇,放纵宕出,简洁质朴,开拓了书法的新格局。于右任完美的将碑帖两种式样熔于一炉并推向极致的书风,让焦焦洪泽爱不释手,仿佛遇到了知音。在学书的路上,焦洪泽曾困惑过,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并钟爱的书体而苦恼。现在,于右任体书法使他眼前一亮,忽然醒悟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!于右任书法体才是最适合他追求的书法路径和一生的钟爱!从此,焦洪泽手摹心临,舞凤飞龙,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,四十年间,无论寒暑,未曾或辍,而致书编三绝,使书页破败不堪。如今,虽两鬓霜染青丝,岁逾古稀,但对髯公书体之痴迷和初心依然如故。

鲁迅曾赠书瞿秋白曰: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!人与人相遇相处尚且如此,人与艺术相望相守亦如此。焦洪泽说,不单是髯公的书法使他如痴如醉,髯公的人格魅力、风姿风骨也让他陶醉、倾倒、折服,这也是他学习于右任先生书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早年习字,有书友劝诫焦洪泽:知常明变者赢,守正出新者进。劝其为了入展、参赛、获奖、成名,暂时放置“于体”,另选它帖。为此,他在研习“于体”的同时,也杂学旁收,跟“风”而动。涉猎其它流行碑帖,选用迎合评委口味的书体,书写符合大众趣味的内容,虽然取得了一些“成绩”,得到了一些人的喜爱,获得了一定的实惠,但时过境迁回首往事,他说,这些奉迎时尚的书体,都是无根之木,很浅很薄,没有厚实的沃土和坚强的生命力。要守住本真,体现书法的个性美和独有风格,就不能随波逐流,人云亦云,人追我追,因此,焦洪泽又回归了传统,入碑出帖,主攻“于体”,旁涉他帖,兼收他美。

他往返于“髯公”和米颠之间,重新临习二王、苏黄米蔡和颜鲁公争座位帖、孙过庭书谱以及何绍基、金农隶书等名帖名作,将它们与秦简汉隶等以日课待之。这种进退裕如的习字方式,既增强了他的忍耐力,又使他拾回了自信。

古语云:取法乎上、仅得乎中。要真正研习一种书体,必须要下死功夫解决笔法问题。当时焦洪泽在基层工作,因条件所限,不能铺毡展宣用毛笔书写,他便见缝插针,用硬笔在小笔记本上勾勒框架练习线条。忙罢公务回家后,趁热打铁,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笔法笔意,赶紧用毛笔再重新书写一遍。笔法成了后,形式也就出来了。有时,为了增强临纸应变素质及能力,他选择组合书写一些生疏的词句,并不刻意求变,一任其自然呈现,然后,顺着笔势通过读帖去领会章法问题,设身处地遥想古人是怎样趁势处理各种偶然出现的情况的。正是凭着这种死功夫和笨办法,他最终将髯公用笔的奥秘了然于心,渐得真谛。不时五合交臻,心手双畅,书写出不能复写复制的“于体”精品佳作,让他欣喜若狂。

作为书家,特别是钟情“于体”的书家,焦宏泽深知,艺术首先是艺术家生命的符号,其核心是人品、才情、学问、思想,四者缺一不可。而“于体”正是这四者完美结合的产物。  像“于体”行草书这种源于传统高于传统的书法瑰宝,一般摹写者很难望其项背,要得其原真,精髓,应在人格上不断历炼自己,在学识上不断积淀,还要有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,非凡的感悟力和持之以恒的勤奋。

焦宏泽出身书香门弟,诗礼之家,长于陇上书画之乡,四书五经的熏陶,文风墨香的浸润,使礼仪廉耻潜入骨髓,书画之味融入心灵。他从小迷上了书艺,也学会了怎样做人;长大后他又走上了三尺讲台,为人师表,在教书育人和研习书法的过程中,他自觉地完善着自己的人格、情操,做到人品与艺品的统一。他也是位好学之士,文学、美术、音乐、收藏、艺术品鉴定等都在涉猎之中,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在报刊上时能见到他的书论文章。而对传统书法文化,他更是充满了一种朝圣般的炽烈情愫。早年的他,临名家书碑帖,常挑灯伴月,临池不息,几至乱真地步。他常说:“愈临愈加领悟到古人的妙处”。他对传统的态度,几乎达到了“无法自拔之境”。或许因为浓郁的书生气息,加之厚实的传统功底,对于“于体”这一典型的文人书法,他研习起来,比较得心应手。

焦宏泽多年写于体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,方接近于字的精神、风骨。“书必有神、气、骨、肉、血,五者阙一,不能成书也”(苏轼语)。书生的秀雅之气,配之以于字的纵横恣肆,使他的于体行书颇具一种感染力,一种夺人眼目的刺激,一种赏心悦目的观赏性。

焦宏泽“于体”书法中的气息,不是那种雄霸之气,更没有司空见惯之俗气,相反,充满了一种书卷之味的雅气。自适自得,自得自乐。“继承于体而变化于斯,承其神而肆其中,我化为于,于化为我”,这就是他研习、传承,再现于体行书形而上的理念。

他的“于体”书法清丽、温润、灵秀、雅致但不失遒劲、逶迤、奔腾、雄健。从每一个字里面,你能感觉到书者气定神闲,不激不厉的旷远宁静,可以体味出作者笔力的精微与细致,乃至一种突兀的夸张与险峻。若细细品味,其味悠长,难以释怀。

书法是自然性、艺术性,人性三性合一的修为艺术,焦宏泽所以能接尽“于体”之精神、风骨,非只研习于体之形,而在神追于右任之为人也。因此,品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,让人感觉是对“于公”书体的深刻感悟,是一种发自心灵的诉说,也是人品与才品、思想与情感、书外功与书内功、学问修为与作品内容的统一,是对“于体”精神风骨的真实再现。

在数十年的“于体”研习过程中,焦洪泽领悟到:书法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,不只限于要悬之高阁为少数人品读、欣赏;也要扎根于民间,为普通百姓服务。焦宏泽的作品经常被藏家收藏,在公众场合普通百姓家也常能见到。

他还是一位社会活动热心人士。书画交流、文化三下乡、进社区活动,他都积极参与,义务为群众书写书法作品。

退休后,他常奔波于甘肃与上海之间,宣传“于体”书法精神,推广传承“于体”书法艺术。他的于右任书法研究所参观者接踵而至,高朋满座,文人雅士云集,成了探讨“于公”书体奥妙的最佳场所,为家乡父老乡亲和书坛同仁津津乐道。

年轻时的焦洪泽,曾经有许多爱好,临近晚年,他删繁就简,只留书法一项。他坚信,在他基因遗传的灵魂深处,有一条悠远的文脉,时时感召着他呼唤着他,使他面对墨池和宣纸不能自己。其实,那就是书法,具体的说,就是对“于体”书法的不能割舍。

人生的乐趣莫过于理想得以实现,夙愿得以满足。焦洪泽颇有感触的说,尽管我拜“于公”半生,在书写实践中苦心孤诣,力承“于公”笔墨余绪,仍感难以接近“于公”之学识才干,无力达到较高的创作层面。那么,祝愿自己,也祝愿其他“于体”书家都能保持共性力求个性,拄着古人今人的拐杖,委顺随化,与时而进,沿着“于体”这条艰难而崎岖的道路匍匐而行吧!

焦洪泽有个斋名称“戴月轩”,意即披星戴月。相信他会在学习“于体”书法这条路上,会继续不断锤炼自己的人格,不断积淀自己的学问,一路膜拜苦行,向着“于体”书法这座圣殿迈进!

因为他是一个志存高远,有理想的人!

 

作者简介

侯永刚,甘肃省庆阳市人。中国作协会员,庆阳市作协副主席,中创文网驻甘肃省首席作家,《艺术中国》特约书画评论员。

 

责任编辑:张国民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最新评论

上一篇:读白雪报告文学《当你老了》有感

下一篇:没有了

栏目导航
Copyright © 2018-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
咨询电话:15927618989 QQ:3683127117 投稿邮箱:3683127117@qq.com
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,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网站备案:鄂ICP备2022005271号
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