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简介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观照观察 > > 正文

农民养不了猪,可能会种不了粮食

来源:中创文网 作者:羡羡趣说地 时间:2023-08-11

今天这位谈论“养猪产业”的专家,是一个实实在在,站老百姓立场上,给农民说话的好专家。

此前,李昌平专家在网上表示,中国的养猪产业化要“纠偏扶正”。说白了,就是养猪业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模式走,不知道过些年会不会也种不了粮食了?

 
1.养猪产业“房地产化”?

"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",这句话曾经在房地产领域引起了广泛共鸣,呼吁理性对待房地产市场。

但是,近年来,在中国农村,我们似乎也能看到一个类似的情景,即养猪产业逐渐呈现出“房地产化”的趋势。

这一现象不仅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带来深远影响,也引发了对农业产业化方向的重新思考。

养猪业作为农村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,长期以来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。

但是当一些地区开始追求规模化、集约化的养猪方式,大规模兴建养猪场,甚至将其当做“炒房”一般来对待,获取经济回报。

这种“房地产化”的倾向,不仅令养猪业的本质发生了扭曲,更重要的是,这种趋势使得许多小农户失去了参与养猪业的机会,直接威胁了许多小农户的生计,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。

原本发展经济就是为了广大老百姓过得更加幸福,但是从当前养猪业的发展模式来看,好像已经偏离了这个初衷,所以专家表示中国式农业产业化之路该“纠偏扶正”了!

所以农业产业化应该坚持以农民为主体,注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,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。养猪业的发展应该是为了提供优质的食品,而不是仅仅追求经济利益。

而李昌平专家也表示,应该“还权于民”,重新建立养猪产业的生态,避免其他农产品产业化之后,走上“养猪产业化”的道路。

 
2.会不会种不了粮呢?

农民千百年来,都是靠着土地生活生存,现在养猪产业都将集约化了,农民如果养不了猪了,以后会不会也种不了粮了?

因为现在基本上都让农民往城里住,让农民过上好生活,农民进城之后,该依靠什么生活呢?该怎么挣钱呢?

其实,从实际情况来看,农民种粮的困境不容忽视,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,农民种植粮食的数量和质量,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。

因为农民种地,缺了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可不行,人数少了可能也赶不上“抢收粮食”,所以在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向往城市生活,进入大城市后,很多农村地区都呈现出“空心化”。

留下老人和小孩,老人年龄大了,身体机能退化了,小孩没有种地的经验,如果普遍都是这样的情况,那么农村的地可能就荒废了。

此外,农民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,导致产量不高、效益不佳。同时,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,农民的收入也往往不稳定,难以保障生计。

农民进城也面临一系列挑战,如就业竞争激烈、生活成本高昂、融入城市社会的难度等。农民在城市中可能面临着适应能力不足、职业选择困难等问题。

所以养猪产业化的发展,如果以后也进入了农民种粮的领域,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农民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,所造成的危害较大,所以李昌平专家的建议,值得深思。

 

3.养猪、种粮对农民有多重要?

养猪业不仅提供了农民的就业机会,还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,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,许多农村家庭都依靠养猪来增加家庭收入。

通过养猪,农民能够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,改善生活条件,提高生活品质,而且养猪农民也可以让农民“自由吃肉不是梦”,也就是不用花钱买猪肉,就可以实现吃猪肉自由。

而种粮业同样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支柱,农民通过种植粮食作物,为国家提供了粮食供应。

种粮业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,也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,农民通过种粮业不仅能够维持自身的生计,还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
不过,当前农民面临着养猪和种粮业的困境,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,一些地区的养猪业已经走向了“房地产化”,养猪场被大规模建设,而不是以小农户的方式进行。

这导致了一些农民失去了养猪的机会,无法承担高昂的建设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。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种粮业中,如果农民无法承担现代化农业的高昂成本,可能会导致农田荒芜,无法种植粮食。

农民是农业的主体,如果失去了养猪和种粮的机会,将面临失业和生计困境,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
因此,保护和发展养猪和种粮业对于农民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,国家应该加强对养猪和种粮业的监管,防止产业过度集中等问题的发生,保护农民的利益,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所以对于李专家的建议,重新恢复养猪业生态,保障农民权益,你怎么看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 

责任编辑:张国民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最新评论

栏目导航
Copyright © 2018-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
咨询电话:15927618989 QQ:3683127117 投稿邮箱:3683127117@qq.com
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,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网站备案:鄂ICP备2022005271号
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