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简介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散文杂文 > 杂文 > > 正文

追忆杨理斌先生

来源:中国创新文学网 作者:袁杰伟 时间:2018-11-15

10月25日晚上,在新化一中149班同学的微信群里看到“祝老班长一路走好”的敬语,内心猛地一惊:“老班长”不就是杨理斌吗?他怎么啦?我不敢相信!!!前几天还在群里听了他分享给大家的全民K歌曲,同学们都夸老班长的歌越唱越好听了。

迅速“爬楼”,发现竟然真的是老班长的噩耗!!毕竟这种事谁敢乱开玩笑?!他在市发改委开会的时候突然疾病突发,抢救无效,享年只有55岁!

我的心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得差点停止了跳动!

我与杨理斌先后于1982年和1983年在新化三中文科42班和新化一中文科149班复读。

复读生是不怎么关心“政治”的,也没谁会把当班干部放在心上,毕竟考上大学才是硬道理。

在149班就读了约一个月后,班主任也是新化一中的教导主任杨宗庆老师有一天在班上宣布:由杨理斌同学任班长!杨理斌站起来向大家鞠躬致意,全班还是为之一震。

通过一个月的观察,杨老师至少发现了杨理斌有一颗公心!所以毅然任命!

1983年高考,班上考上大学的有20多人,这在当时确实算是县里的文科尖子班了,有一些高中学校是一个也考不上的。杨理斌考上湖南财经学院,我考上娄底师专。

毕业后若干年,同学之间几乎没有联系。偶尔同学相遇,相互打听同学的下落,得知杨理斌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娄底地区计委。能够分到市一级政府部门工作,当然是同学中的佼佼者。

与杨理斌的再次相见到了2004年的年尾。这一年我结束在外地的漂泊生活,开始了新一轮的娄底漂泊。我来到娄底广播电视报工作。上班之后不到两周,杨理斌打电话约我吃饭。陪我一起吃饭的还有新化一中148班的卢华文,149班的曾常明。他们两位也是娄底师专的同学。

聚餐地点在菊苑小区的一个餐馆,那里离理斌的住所很近。餐馆宽敞明亮,客人不是很多,气氛很好,我喜欢。理斌特意用了红酒。我们四人各坐一方,宽松舒适,聊些别后的友情和人生的轨迹,感觉煞是温馨。理斌请这次客的用意很明显,为我这个常年在外的漂泊者回到娄底“接风洗尘”。我还真是感到有回到家的感觉,这也是我们毕业21年后首次相聚。

那次相聚一晃过去了十五年,我这个吃百家饭的人不知吃过多少“免费的午餐”,唯独吃这顿饭的情景,我历历在目。

人是需要礼遇的,受到礼遇是不能忘记的,理斌这就是给我这个多年的游子一种礼遇。我这次才知道,在娄的149班同学有个同学会,理斌是当然的会长,还建了同学QQ群。同学之间偶尔聚聚,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,也通通来往。这样,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娄底人,一来就有了朋友圈,同学们也迅速地与我联络了。

理斌当了一年的班长,但他这一辈子都记着这班的同学和他的老师。

班主任杨宗庆老师其时已从娄底地委党校退休。理斌不时组织我们去看望杨老师和师母陈老师。让我们重温师生情谊。理斌也时不时地自费组织同学聚聚餐,在娄的同学都会通知参加,哪怕是在娄底参加短训的同学,也一个都不能少。因而,有时一开餐就是两三桌。他的这个举动,也带动了其他同学轮番请客,大家的聚会就多了起来。本已模糊的同学感情变得日益清晰和浓重。

那时候,只要接到杨理斌的电话,大多数无外乎这样的话:“杰伟,某某同学到娄底了,今天晚上在某某酒店某某包厢,一定要来啊,人家老远来的!”这样的请客他包揽了一大半。

2013年是我们从新化一中149班毕业30周年。理斌从年初开始就策划毕业30年的同学聚会。我是个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人,理斌把我纳入组委会名单,我也一个劲地推辞。大小事务,都是他与几位热心的同学在张罗。也不知他们费了多少功夫。聚会开幕那天,特别隆重特别正式,新化一中的老校长、任课教师和久别的同学,几乎都到了。有横幅,有主持,听得出主持词都是事先精心拟定的。这种认真的劲儿让所有的人都感动、难忘。三十年后师生欢聚一堂,实为一人生一桩盛事。三天的聚会,有回母校叙旧,有倾情座谈,有一起登山,有篝火晚会等等环节,安排得特别周详,大家相聚甚欢。很多是毕业三十年首次相聚。这样的聚会,人生难得几次的,要有热心的人、愿意奉献的人、大家认可的人、肯吃亏、能挨牢骚的人积极组织,一个班上很难出这样一个人的。从小学到大学,我读过不少的班级,但真正别后多年还在组织、联系的,也就新化一中149班和娄底师专中文83级一班。很多同学都感概地说:我们的班名149寓意“一生一世友情长长久久”。

前几年,理斌有一个亲戚遭遇车祸,理赔又遇到极大的困难。理斌为之多方奔走,也积极筹资治疗,包括向同学求助。但依然杯水车薪,估计缺口甚大。

理斌为那事有焦头烂额之感,从那以后,他就很少约同学出来相聚了。他自己的经济状况也让人觉得相当紧张。同学们在群里发红包,他也不敢轻易出手,还直言自己是穷当蛋。

有一次,一个老师从武汉回娄,他打电话给我,但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说在某某酒店包厢等相见。我便知道他有难处,乃主动说:既然是老师来娄底,那就我来安排!理斌欣然说:“袁主席不错!”后来一个老同学从广东来,他还只告诉我消息,我就说:我来安排!让老同学到门口看看我题写的赋。因为那个山庄的大门口,有我写的一则短赋。理斌知道我的本意并非炫耀,而是为他解难,便说:“袁主席有钱!”他以前都是称为“杰伟”,从这次以后常常称为我“袁主席。”因为我挂了个“娄底市作家协会副主席”的名。

此时的理斌,心里依然装着他的同学和老师,只是他已有心无力了。近五年来,他都没有组织过大型聚会了。已成“穷光蛋”的他一个劲地玩起了“穷开心”:天天晚上在家里打开全民K歌的软件,录了歌之后分享到同学群里,同学们纷纷点赞或开玩笑。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,也带给了同学们精神上的愉悦。同学们觉得,老班长有返老还童的童趣,活得简单、开心。

理斌其实是累死的。他平时并没有心肌梗塞等方面的症状,所以身上是没有带急救丸之类的药的。

理斌去世后,我从同学那里获知了他的死因。

在完成为期4天的基层调研后,理斌于10月25日中午从冷水江匆匆赶回娄底,顾不上午休,做了一个中午和一下午的汇报准备,傍晚列席市发改委党组会关于园区规划的专题研究。然而,接连数日的劳累,危险已悄然缠上的他的身,只是他自己浑然不觉。

在党组会议室旁边的办公室等候时,危险悄然降临了:他突然感到胸闷胸痛、浑身冒汗。市发改委党组当即暂停会议,迅速联系120医疗急救,并联系医院安排最好的医生做好应急准备。

“下一个议题是我的”,在安排他去医院的时候,他还想汇报完再走。

在医院,医院书记、主管院长和最权威的心血管领域专家在第一次时间赶急诊室等候。他在送医途中出现了心脏骤停症状。市发改委领导闻讯立即赶赴医院看望。经过整整3个小时的抢救,也曾成功恢复心跳。可惜由于心血管的大面积瘀塞,最终无力回天……

他就这样匆匆走了,一切定格在2018年10月25日18点19分。

人总有一死,“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。理斌是为公家利益而死的,他的死比泰山还重!

责任编辑: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最新评论

上一篇:改天请你吃饭

下一篇:李超华抗疫日记

栏目导航
Copyright © 2018-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
咨询电话:15927618989 QQ:3683127117 投稿邮箱:3683127117@qq.com
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,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网站备案:鄂ICP备2022005271号
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
Top